虎丘招商引资
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总面积258平方千米。总人口47.2万,其中常住人口28.5万人,暂住人口18.2万人,外籍人口0.5万人(根据虎丘区政府网)。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驻运河路,邮编:215004。代码:320505。区号:0512。拼音:HuqiuQu。虎丘区 - 基本概况虎丘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总面积258平方千米,总人口47.2万。下辖枫桥、狮山、横塘、镇湖4个街道及浒墅关、通安、东渚3个镇,下设通安、东渚、浒墅关3个分区和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驻地在运河路。苏州虎丘区是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保护古城风貌,加快新区建设”的批复精神于1990年11月开发建设的,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确定为首批向APEC成员开放的亚太科技工业园,1999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内首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0年被外经贸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2001年被批准建设国内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2003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出口加工区,2003年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虎丘区始建于1951年,当时称郊区,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2000年9月8日被批准改名为虎丘区,下辖横塘、虎丘、浒墅关3个镇和白洋湾街道、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虎丘区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新区、虎丘区、相城区、吴中区等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建立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建设中的世纪大道横贯东西。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东接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古城,西濒三万六千倾烟波浩淼的太湖,南与葱翠绵延数十里的江南丘陵连为一体,石湖风景区、洞庭东西山风景区、天灵风景区和枫桥寒山寺、虎丘风景区环绕四周。区域内吴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有“江枫古韵”、“寒山钟声”等历史文化遗产和“金山石匠”、“镇湖刺绣”等传统工艺。根据规划,到2010年,苏州高新区将建设成为城市园林化、开发园区化、产业生态化、环境自然化的现代化新城区。区内目前有独立设置的公办小学11所、民办学校4所。拥有众多高档饭店和日本料理一条街。有高尔夫球场、苏州乐园、何山生态公园、上方山森林公园、玉山公园等。中法友好医院、苏州第七人民医院、苏州圣爱医院及众多医疗诊所。苏州家乐福、百润发等多家大型超市和淮海路商业街;在建苏州最大的购物商城“国际商城”。虎丘区 - 行政区划虎丘区辖4个街道、3个镇:横塘街道、狮山街道、枫桥街道、镇湖街道、浒墅关镇、通安镇、东渚镇。虎丘区 - 历史沿革1951年,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苏州市郊区。2000年1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9月8日正式挂牌。辖横塘、虎丘、浒墅关3个镇和白洋湾街道、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虎丘区苏州高新区是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保护古城风貌,加快新区建设”的批复精神于1990年11月开发建设的,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虎丘区辖1个街道、3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26242人,其中:白洋湾街道 10457人、横塘镇 65084人、虎丘镇 65342人、浒墅关镇 52379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虚拟镇 32980人。2002年9月,苏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年,虎丘区辖枫桥、狮山、横塘、镇湖4个街道及浒墅关、通安、东渚3个镇,下设通安、东渚、浒墅关3个分区和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总人口47.2万,其中常住人口28.5万人,暂住人口18.2万人,外籍人口0.5万人。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辖1个街道、5个镇。(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狮山街道 辖:社区居委会(新升、馨泰、狮山、何山);村委会(星火、永和、曙光、狮山、黄山、落星、石城、明星、新升、兴隆、何山、典桥、徐何、金庄)。横塘镇 辖:居委会(横塘);村委会(新丰、石湖、梅湾、青春、渔场)。浒墅关镇 辖:居委会(龙华、和祥、严广、北津新村、北津、上青、南津、中津、浒香);村委会(保卫、保丰、牌楼、下山、吴公、横锦、莲香、杨安、永安、九图、青灯、真山、香桥)。枫桥镇 辖:居委会(枫津、西津桥);村委会(津桥、支津、毛家、木桥、支英、开山、合利、东浜、马浜、新元、铜墩、广东、向街、三联、三元、丁新、旺米、马涧、联港、俞宅、朝红、新村、建林、枫渔)。东渚镇 辖:居委会(东渚、西渚、寺桥街);村委会(玉屏、绞里、环龙、茅山、五桥、阳山、宝山、南山、南河、青山、龙山、东新、协新、下许、淹马、黄区、长巷、姚市、中村、新苏、姚江、大寺、新庄、市桥、新桥、秀o、山旺、西村、马山、石帆、西京、三湖、上山)。通安镇 辖:居委会(通安镇);村委会(树山、新钱、青峰、珠庄、前横泾、北窑、中桥、平王、严山、彭山、俞巷里、西泾湾、金墅、航船浜、街西、庄前、箭渎、东泾、华山、北河、同心、颜家、新合、通安、渔业)。高新区浒墅关分区 辖:村委会(大新、共和、运河、兴贤、四明、大同、观山、阳东、石林、新民、长亭)。【2003年区划调整】撤销横塘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横塘街道办事处;撤销枫桥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枫桥街道办事处。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通安镇面积40.00平方千米,人口41356人。东渚镇面积37.72平方千米,人口31441人。浒墅关镇面积40.00平方千米,人口47148人。镇湖镇面积20.20平方千米,人口21963人。(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缺街道数据。)截至2005年12月8日,全区共有3个街道、3个镇。截至2007年4月4日,全区共有3个街道、3个镇: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枫桥街道、浒墅关镇、东渚镇、通安镇。虎丘区 - 自然地理虎丘区虎丘地形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吴淞标高4.88m—5.38m,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特点:小山地多,地质硬、地耐力强;地耐力:约18-24吨/平方米;土质:以粘土为主;地震设防:历史上属无灾害性地震区域。虎丘山脉天平山:天平山距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约5公里。南连灵岩山,北接支硎山,东邻金山,海拔221米,是苏州西南诸山中最为高峻的一座山峰。因其山巅平整故名天平山。山上白云缭绕,又名白云山。全山上下分为上白云、中白云、下白云;自山麓至白云茶室为下白云,从一线天经飞来石到中白云亭为中白云,中白云亭向上过二线天、大石屋直至山顶为上白云。北宋时期范仲淹将其高祖葬于山麓,宋仁宗把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为家山,又称范坟山。灵岩山:灵岩山是全国名山之一,地处太湖之滨,位于苏州城西南15公里处,海拔220米。因山上有许多状似灵芝的岩石,故称灵岩山。虎丘水文虎丘区黄海海拔为4.88m—5.38m;近50年平均水位(海拔)2.76m;百年一遇的洪水位(海拔)4.41m;地表水位平均值:3.6m—3.0m。虎丘气候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7.7℃;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水量1099.6mm。风向: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虎丘区 - 经济概况苏州虎丘区经过十五年的开发建设,走出了一条“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道路,正在成为由“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跃升的强大引掣。目前,全区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8家、高新技术产品318项,软件企业100多家,授权专利2000多件。全区共有留学人员500多人、博士600多人,硕士3000多人。“十五”以来,每年实施科技项目100多项,科技发展资金年年增加,2005年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可支配支出的4%以上,2006年将达到5%以上,全区科技经费投入总额超过了50亿元人民币。虎丘区苏州虎丘区倾力打造了一大批一流的科技创新载体并形成了体系。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累计孵化企业1000多家,毕业企业60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集聚进园企业近300家,产品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新药创制中心集聚了生物医药研发企业69家,有20个项目获国家创新基金资助,成为国家级新药研发平台;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建立了水体修复、有机毒物转化中试平台,成为集科研、环保产品展示和展销、技术交易和信息交流于一体的智能型环保科技中心。与此同时,虎丘区先后引进、建立了一批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了风投公司、科投公司、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以及产权交易所等融资平台,不断完善科技服务链,推动中小企业产业化。中国苏州软件学院实训基地,赛宝华东实验室,赛迪安博软件评测、培训、监理中心,江苏省软件测试服务中心苏州分中心,新药创制中心的"中药现代工艺工程中试"等10大公共实验平台,完善了在技术支撑、技术服务、人才培训、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众多企业在风投介入后,均得到快速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区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代表国家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自主创新企业群。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相继自主开发出从5吨到16吨、18吨等一系列大型振动试验台,其多项技术指标赶上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生产该系列产品的国家,并为“神五”、“神六”成功飞天作出了贡献;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成为同级产品中全球最早通过美国UL认证的产品;苏州华飞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在对248纳米光刻胶项目攻关中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中国空白,使中国跻身这一领域世界前列;苏州恒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年产100万支数码有机光导鼓(简称OPC)的高度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及相关技术装备,成为目前具有此项能力的世界五家企业之一,去年公司又投入研制年产400万支OPC的生产流水线,现在已完成设备安装。苏州捷美电子有限公司5年来开发出生命科学领域内六大系列上百个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产品,企业效益每年以50%至100%的速度增长;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三网合一”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去年7月25日,公司在新加坡SESDAQ正式挂牌,成为苏州虎丘区孵化器毕业企业中第一个实现海外上市的企业。为了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苏州虎丘区结合二次创业,重点建设部省共建苏州科技城、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将成为苏州市自主创新的强大引擎和正在崛起的自主创新高地。虎丘区苏州科技城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研发创新专区,已被列入苏州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是专门为研发机构、创新企业、研发人员“量身定做”的区域创新载体。从兴建之始,苏州科技城就以自主创新为己任,将发展的目标锁定为打造全省一流创新高地,尽快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性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三大高地":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创新高地、聚集各类研发创新精英的人才高地、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高地。启动仅半年多时间,苏州科技城已初具轮廓,已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2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5研究所、网讯软件、中科院清洁能源中心等30多家研发机构和项目入驻。最近,科技城内的大型综合社区服务中心--1.2万平方米的“生活新空间”正式投入使用,一家500平方米的联华超市已经开业,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上银行、跑电信、下馆子、喝咖啡、孵茶楼、打球或是健身等等,都能在生活新空间里完成。中国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是苏州虎丘区在总结与高校、院所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境外先进的运作模式,探索建立的“旗舰型”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它既不同于国内传统的研究院所模式,也有别于各地蓬勃兴建的孵化器运作,而是在对境外研发模式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的产物。目前,中科院、清华大学已有意将一批国家级研发基地和项目落户苏南工研院。此外,首期建设的软件、医药、环保、汽车零部件4个专业开发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兴建扩建之中。虎丘区 - 交通概况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建设中的世纪大道横贯东西。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于一九九六年建成通车,是江苏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全长248.2km,包括镇江支线约258km,行车速度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途经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市,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该公路的建成有效地改善了江苏省苏南和上海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上海至南京高速公路江苏段,简称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是中国“八五”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是江苏省第一条高速公路。该路东起上海,从昆山花桥进入江苏,西止于南京马群,连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六个大中城市。虎丘区 - 土产特产缂丝 苏州缂丝,是我国古老而稀有的手工艺品。缂丝以制作精良、浑朴高雅、艳中具秀著称。它通经断纬,织法奇特。织造时,艺人按预先设计编绘在经丝上的图案稿,不停地变换各种颜色的梭子,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变换数以千计的梭子,可见功夫之深。玉石雕刻 “苏琢”闻名全国。苏州玉雕以小件为主,多为瓶炉、人物、花卉、鸟兽。仿古炉瓶,古朴端庄、浑厚壮观;仕女人物,婀娜多姿、婉约丰韵;花鸟产品,善用巧色,红嘴绿鹦哥,真是天造地设。在技艺上,善于运用镂雕,致使产品玲珑剔透,飘逸俊俏。苏州宋锦 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我国三大名锦。唐代时苏州就产土亥八蚕丝绯绫。五代时已产五彩灿烂的织锦。宁室南渡后,织锦中出现了专供装裱书画用的细薄织锦40余种,这些织锦与书画轴子同时保存下来,人们习惯抵消之为宋锦。虎丘区 - 旅游资源白马涧生态园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东接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古城,西濒三万六千倾烟波浩淼的太湖,南与葱翠绵延数十里的江南丘陵连为一体,石湖风景区、洞庭东西山风景区、天灵风景区和枫桥寒山寺、虎丘风景区环绕四周,白马涧生态园位于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西部,是苏州西部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7平方公里,是整个高新区的一块原生态“绿肺”。区域内吴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有“江枫古韵”、“寒山钟声”等历史文化遗产和“金山石匠”、“镇湖刺绣”等传统工艺,还有建于南宋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佛石塔”,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市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道院”和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市文物保护单位“三里亭”,是一块集江南山水秀丽和吴中文化温柔于一体的“风水宝地”。
